“请各梯队按照任务部署,迅速向指定地域开进!”4月10日,随着安徽省国动办指挥组一声令下,由江浙沪皖4省14个地级市国动办组成的14支队伍分别搭载应急通信指挥车,从各自驻地向安徽省合肥市某地域快速集结。这是长三角重点城市国防动员系统组织指挥通信跨区联训的一个场景。
“嘉兴市国动办机动指挥所,现在的情况是你部预定机动道路遭敌破坏,请迅速选择迂回道路,于XX日XX时前到达指定位置,并完成前指开设!”机动途中,特情突至,嘉兴市国动办机动指挥所命令车队迅速调转车头迂回前进。像嘉兴市国动办机动指挥所一样,各单位使出浑身解数,战斗操作有条不紊,各种险情从容应对。
搭建帐篷、展开装备、架设天线、启动野战电源、调试通信设备……记者置身现场,演练指挥部采取随机导调的方法,从难从严设置战术背景,连续不断“出难题”“设险局”,一声声口令传递,一个个身影穿梭,一组组动作协同,各单位快速完成机动指挥所开设。
“各要素迅速展开,做好隐蔽伪装……”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指挥车内,电波无形。面对海量信息,操作员忙而不乱,操作设备快速传输数据,很快织就一张通信保障网。
国防动员指挥通信跨区支援,关键是让支援方与被支援方“同频共振”。在安徽省巢湖市某陌生区域,参训队伍刚一会合,便立即展开通信装备的互联互通训练,积极探索研究在常规通信方式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各省市国动办联合组建指挥通信网络的方法路子。
“要想战时用得上,平时就要勤练兵。”浙江省杭州市国动办副主任张飞烽表示,联则强、合则胜。与兄弟单位攥指成拳,达到1+1>2的效果,在更大范围内当好指挥部的“千里眼”“顺风耳”。
巢湖之畔,风大浪高,一支支无人机编队低空掠湖飞行,机敏地搜寻着目标。
“起飞!”接到指挥组救援指令后,一架携带实时图像传输设备的固定翼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湖面上展开大范围搜索。800米距离外,识别并定位6个目标,4分钟内上报作业成果。从启动、升空到锁定目标,整个过程高效、精确。
“迅捷的救援行动得益于演训的探索磨合。”江苏省南京市国动办无人机操作手孙昕彤告诉记者:“这次演训立足陌生地域和复杂电磁环境,参演分队在情报搜集、态势共享、指挥协同等方面经受了检验,提高了联合行动效率。”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上海市嘉定区国动办副主任卢雯说,“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拓宽了国防动员建设的思路。既然长三角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国防动员部门也应走出自身的‘一亩三分地’。”
“这次联训以国防动员系统跨区支援保障为背景,强化长三角区域国防动员系统指挥通信协同,是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行动,是加强长三角区域国防动员系统整体能力建设的有效举措。”安徽省合肥市国动办主任宣圣进介绍,他们下决心集中长三角14个重点地市的国动办集中5天时间并肩训练、跨区联演,就是要查找薄弱环节、弥补短板弱项,增强拉得出、联得远、用得上的底气。
“此次联训是长三角国防动员系统首次组织的跨区域指挥通信联合训练,探索推动了国防动员体系融入联战大局,提升了实践能力。”谈及此次演训的收获,嘉兴市国动办战备建设处处长仝传伟告诉记者,演练创下江浙沪皖三项纪录:参演城市最多、参加车辆最多,特别是涉及科目最丰富,四省市国动部门不仅开展广泛、深入的通信业务交流,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而且还形成了跨区域行动、相互间支援的共识和思路,在通信协同保障上迈出实质性步伐。